疫情下的红色堡垒,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如何筑起生命防线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四川省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以坚定的政治立场、高效的执行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闻令而动:基层党组织迅速构建防控网络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四川省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号召,迅速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疫情防控网络,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党工委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辖区10万居民的初步排查工作,建立了"一户一档"健康管理台账,这种高效的行动力,正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生动体现。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绵阳市涪城区工区街道党工委创新实施"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5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由党员带头的工作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他们通过"线上登记+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冲锋在前:党员干部勇当抗疫先锋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四川省基层党员干部在疫情期间的真实写照,达州市通川区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娟连续工作30多天没有回家,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排查,为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她说:"作为党员,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们的天职。"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许多偏远山区的基层党组织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徒步数十公里为村民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耐心讲解防疫知识,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某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多吉带领党员,在海拔4000多米的检查点坚守两个多月,用藏汉双语向过往群众宣传防疫政策,筑牢了高原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创新施策:科技赋能提升防控效能
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智慧抗疫"新模式,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党工委开发了"疫情防控智慧平台",整合健康码查验、流动人员管理、物资调配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防控效率,该平台还能自动识别高风险人群,及时推送预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南充市顺庆区中城街道党工委则创新推出"红色代办"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代购生活必需品、代取快递、代办政务事项等服务,通过建立微信群、开发小程序,实现了"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既落实了防控要求,又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
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宜宾市翠屏区象鼻街道党工委成立"党员助企专班",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物流、防疫物资等方面的困难,推动辖区98%的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
在巴中市恩阳区,各村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带头发展产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据统计,疫情期间,恩阳区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累计销售滞销农产品价值超过2000万元,实现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的"双赢"。
红色基因铸就抗疫精神丰碑
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力、执行力和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的生动传承,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些先进党组织积累的宝贵经验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可松懈,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更加坚固的屏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