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告,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通告,强化疫情防控措施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近日发布最新通告,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该通告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提出了多项具体防控要求,涵盖人员流动管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多个方面,以下是通告的详细解读。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严防输入风险
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强调,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必须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疫情传播风险,通告要求:
-
严格跨省流动管理:所有从外省(区、市)进入内蒙古的人员,需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报备,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需执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
强化交通枢纽管控: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要严格落实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对重点地区来(返)人员实施闭环管理。
-
倡导非必要不出行:鼓励居民减少跨市、跨省流动,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出行的需提前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
强化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地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效率:
-
重点人群定期检测: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需每周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
扩大社会面筛查:各盟市要根据疫情形势,适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或区域核酸筛查,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
优化检测服务:增设便民核酸采样点,推广“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检测。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疫苗接种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广大居民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
加强老年人接种: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风险人群,各地要采取上门接种、流动接种车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
推进加强针接种:已完成基础免疫的居民,应在规定时间内接种加强针,增强免疫效果。
-
优化接种服务:各接种点要延长服务时间,提供预约接种、错峰接种等便利措施。
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减少聚集性风险
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各类重点场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
公共场所扫码测温: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要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措施,控制人流密度。
-
学校、养老机构封闭管理: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减少外部人员接触。
-
餐饮行业限流管理:餐饮场所要控制就餐人数,提倡分餐制、公筷公勺,减少聚餐活动。
压实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强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防控责任:
-
强化督导检查: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地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
做好应急准备:各地要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呼吁全民参与,共同筑牢防疫屏障
疫情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广大居民:
-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减少聚集活动。
- 主动配合防疫:如实报告行程,配合流调排查,不瞒报、不谎报。
- 不信谣不传谣: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