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接种的疫苗种类全解析,疫情下的选择与保护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疫苗接种成为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在疫苗接种工作中走在前列,为市民提供了多种疫苗选择,本文将全面解析北京市民可以接种的新冠疫苗种类、特点及接种建议。

北京提供的主要新冠疫苗种类

北京市为市民提供的新冠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这是我国首批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之一,采用传统灭活技术路线,需接种2剂,间隔3-8周。

  2. 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同样采用灭活技术,需接种2剂,间隔3-8周,该疫苗在全球多个国家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3. 康希诺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只需接种1剂,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适合急需快速建立免疫保护的人群。

  4.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需接种3剂,相邻2剂之间间隔≥4周,采用重组蛋白技术路线。

    北京市民接种的疫苗种类全解析,疫情下的选择与保护

各类疫苗的技术特点与保护效果

灭活疫苗(国药、科兴)采用传统成熟技术,通过杀死病毒保留其免疫原性,安全性较高,临床试验显示,两剂接种后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约为70%-80%,对重症保护效果更高。

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利用改造过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新冠病毒抗原基因,只需一针即可激发免疫反应,临床试验显示,单剂接种14天后对重症保护效力为90%以上。

重组蛋白疫苗(智飞)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病毒蛋白抗原,安全性好,需接种三剂,研究显示,完整接种后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保护效力超过80%。

北京市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

北京市采取"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接种原则,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北京市民接种的疫苗种类全解析,疫情下的选择与保护

  1. 时间紧迫者:可选择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剂,快速建立免疫保护。

  2. 追求稳定保护者:可选择灭活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虽然接种剂次较多,但保护效果持久稳定。

  3. 特殊健康状况者:建议咨询医生,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疫苗类型。

北京市疫苗接种政策与接种点分布

北京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疫苗接种网络,包括:

北京市民接种的疫苗种类全解析,疫情下的选择与保护

  • 固定接种点: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以上医院
  • 临时接种点:大型场馆、企事业单位等
  • 流动接种车: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服务

市民可通过"健康宝"小程序、"北京通"APP等平台预约接种,也可直接到接种点现场登记。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
  3. 可能出现轻微发热、乏力等反应,一般2-3天自行缓解
  4. 即使完成疫苗接种,仍需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

北京市疫苗接种成效

截至2023年初,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超过90%,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超过85%,为构建免疫屏障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规模接种有效降低了重症和死亡风险,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北京市提供多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类型,疫苗接种是防控疫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共同构筑免疫屏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