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郑州哪些商场面临倒闭?深度解析商业地产困局

盘点那些悄然退场的商场与未来出路**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商业地产作为人流密集的行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众多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综合体,但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部分商场因客流锐减、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关门歇业,本文将盘点郑州疫情期间倒闭或濒临倒闭的商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未来商业地产的可能出路。


郑州哪些商场在疫情期间倒闭?

大商新玛特郑州金博大店(2020年关闭)

大商新玛特金博大店曾是郑州二七商圈的核心商场之一,但由于疫情导致客流大幅下降,加上长期经营不善,最终在2020年3月宣布闭店,该商场曾是郑州高端零售的代表,但未能适应市场变化,最终黯然退场。

百盛购物中心(2021年停业)

百盛集团在郑州的购物中心位于人民路商圈,曾是郑州老牌百货之一,由于电商冲击和疫情影响,百盛在2021年正式关闭郑州门店,结束了在郑州的运营。

丹尼斯百货部分门店调整

丹尼斯作为河南本土零售巨头,虽然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其部分门店(如丹尼斯七天地部分区域)在疫情期间也经历了关店或业态调整,以适应新的消费趋势。

部分社区商业体陷入困境

除大型商场外,郑州一些中小型商业体,如部分社区购物中心(如惠济万达周边的小型商业街),因客流不足、租金压力大,也在疫情期间被迫关门或转型。

疫情冲击下,郑州哪些商场面临倒闭?深度解析商业地产困局


疫情如何加速郑州商场的倒闭潮?

客流锐减,收入大幅下滑

疫情期间,商场因防控政策限制人流,尤其是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叠加疫情影响,使得商业地产雪上加霜,许多商场日销售额下降50%以上,难以维持运营成本。

租金压力与商户撤离

商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租金,但由于商户经营困难,不少品牌选择撤店或缩减规模,导致商场空置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电商与直播带货的冲击

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成为主流,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电商或直播购买商品,进一步削弱了实体商场的吸引力。

运营模式陈旧,缺乏创新

部分倒闭的商场仍沿用传统百货模式,未能及时向体验式消费转型,导致竞争力下降,相比之下,郑州正弘城、大卫城等商场通过引入网红餐饮、娱乐体验等业态,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疫情冲击下,郑州哪些商场面临倒闭?深度解析商业地产困局


郑州商业地产的未来出路

向“体验式商业”转型

未来的商场不仅仅是购物场所,更应成为社交、娱乐、休闲的综合体。

  • 增加亲子互动区、电竞体验馆、艺术展览等新业态。
  • 引入网红餐饮、咖啡店、剧本杀等年轻人喜爱的消费模式。

线上线下融合(O2O模式)

商场可通过小程序、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线上销售,同时提供到店自提、即时配送等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政府政策支持

郑州政府可考虑出台商业地产扶持政策,如减免租金税收、提供低息贷款等,帮助商场渡过难关。

社区商业的精细化运营

中小型商业体可聚焦社区需求,提供生鲜超市、便民服务、社区餐饮等,打造“15分钟生活圈”。

疫情冲击下,郑州哪些商场面临倒闭?深度解析商业地产困局


疫情加速了郑州商业地产的洗牌,部分传统商场因未能适应市场变化而倒闭,但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提升消费体验的商场才能在这场变革中存活并发展,郑州的商业格局正在重塑,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在“后疫情时代”脱颖而出。

(全文约1000字)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具体商场经营情况可能随市场变化而调整,如需最新数据,建议查阅郑州本地商业报告或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