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支援武汉人员名单背后的英雄故事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时,全国各地迅速组织医疗队驰援湖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吉林省吉林市也派出了精锐的医疗队伍,虽然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吉林市支援武汉人员名单",但比名单更重要的是这些医护人员背后的感人故事。

吉林医疗队的迅速响应

1月26日,吉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其中包括来自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他们中有的刚结束夜班就接到通知,有的取消了春节休假计划,有的甚至没来得及与家人当面告别。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丽(化名)回忆道:"接到通知时我正在准备年夜饭,放下锅铲就收拾行李,两小时后已经在集合点报到了。"这种毫不犹豫的响应,体现了吉林医护人员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名单之外的感人细节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里,吉林医疗队的成员们创造了无数感人事迹,来自吉林市化工医院的李医生(化名)为了节省防护服,连续工作12小时不吃不喝;吉林市儿童医院的王护士(化名)在方舱医院里不仅完成医疗工作,还当起了患者的"心理辅导员"。

一位康复的武汉患者至今记得:"那位吉林来的医生每次查房都会用不太标准的湖北话说'莫慌,有我们在',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

专业与温情的完美结合

吉林医疗队将东北人特有的豪爽与温情带到了武汉,他们不仅带来了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带去了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全方位的关怀,在重症病房,他们创造了多个救治奇迹;在方舱医院,他们组织患者跳东北大秧歌,用乐观感染每一个人。

吉林市神经精神病医院的心理学专家团队还针对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开展了系统的心理干预,这种"身心同治"的理念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肯定。

凯旋与思考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吉林医疗队分批返回家乡,他们受到了最高规格的迎接,但多数人表示:"我们只是做了医护工作者应该做的事。"

这份"吉林市支援武汉人员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牵挂,一段难忘的经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全国各地团结一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这些医护人员已回归日常工作岗位,但那段援鄂经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人生中,也铭刻在中国抗疫的集体记忆里,这份名单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中国医护人员职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