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筑牢赣鄱大地健康防线的中坚力量

在新冠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作为全省防疫工作的"神经中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个由多部门精英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其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和高效执行,为赣鄱大地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守护着4700万江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指挥体系:构建高效协同的防疫网络

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成立于2020年初疫情暴发之初,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整合了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公安、教育等30多个部门的精锐力量,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交通管控组、宣传舆情组等12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指挥体系。

这一体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扁平化管理"模式,指挥办公室直接对接全省11个设区市和100个县(市、区)的防疫指挥部,重要指令能够在2小时内传达到最基层的社区和村组,2021年上饶突发疫情期间,正是凭借这一高效体系,指挥办公室在24小时内就完成了近万人的流调排查和隔离安置工作。

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江西智慧"

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始终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结合省情特点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防控措施,在全国首创的"健康码分级管理"系统中,江西率先实现了与周边六省市的互认互通,为跨区域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针对农村地区防疫薄弱环节,指挥办公室开发了"五包一"工作机制(乡镇干部、村医、民警、网格员、志愿者包一个自然村),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2022年春节返乡潮期间,这一机制成功将农村地区感染率控制在0.03%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核酸检测方面,江西创新采用"10合1混采+快速追阳"策略,单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800万人次,指挥办公室还建立了覆盖全省的"15分钟核酸采样圈",确保每个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能找到采样点。

科技赋能:数字防疫的"江西样板"

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高度重视科技在防疫中的应用,打造了多个数字化防疫平台。"赣通码"系统集成了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八大功能,用户突破4500万,日均访问量超3000万次。

依托省政务云平台,指挥办公室构建了"疫情防控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卫健、公安、交通等18个部门数据的实时共享,这套系统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一个阳性病例的轨迹还原和密切接触者筛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20倍。

在疫苗接种工作中,江西研发的"疫苗预约接种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精准供需匹配,全省疫苗接种率达到92.5%,位居全国前列,指挥办公室还开发了"防疫物资智能调配平台",确保防护服、口罩等重点物资能够在2小时内送达任何突发疫情地区。

民生保障:彰显防疫中的"江西温度"

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在疫情封控期间,建立了"特殊人群关爱清单",为独居老人、孕产妇、重症患者等提供"一对一"服务,全省设立了236个"应急医疗服务点",确保群众就医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为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指挥办公室牵头制定了《江西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南》,推出助企纾困政策28条,2022年,全省累计减免企业社保费超12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5.6亿元,惠及企业23万家。

在教育领域,指挥办公室与教育厅联合开发了"赣教云"在线教学平台,保障了全省800万学生"停课不停学",针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组织开展"云招聘"活动,提供岗位超50万个。

构建常态化防疫体系

当前,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正在推动从应急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持续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投资120亿元建设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市级传染病医院。

指挥办公室还特别注重防疫能力的长期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1万名基层防疫专员,为每个社区配备至少2名专业公共卫生人员,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疫苗和药物研发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场世纪疫情的大考中,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以其专业、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展望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担当,为全面建设健康江西、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